对于公关危机的解决,被称为“危机公关”。在社会上流传着很多解决的模式、模板、模块化方案,也有很多危机公关的大师存在。但本质上,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,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危机,以及两个相同的危机解决方案。
经验的价值并不体现在解决危机的结果,而是在于对于危机程度的判定和客体心理的把握上。再根据这些判断,去寻找解决的最优路径,也许一条,也许几条,但总的来说,没有万能的解决钥匙,更没有那个唯一的最佳答案。
根据公关危机发展的阶段,以及给客体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,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方向选择:
一、信任危机:澄清舆论or 承认错误
在危机的最初阶段,或者说影响程度最小的阶段。个人或组织面临的往往是危机“观众”对于某一些方面的质疑。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在信息收集、分析和评估之下,来去确定,“观众”所了解的信息是否为真实的。
如果“观众”了解的信息不够真实,就需要去澄清。比如明星经常会发声明,澄清一些八卦。当然做这个动作的前提是打铁还要自身硬,身正不怕影子歪。一旦声明出去,就要面对更严苛的舆论审查,比如那个翟姓演员,对自己学位的自信澄清,反而遭到更深的挖掘。
如果“观众”了解的信息是真的,或者自身本来就有些问题,这时候,最好的办法往往不是逃避,而是承认错误。当然,承认错误,也是有技巧的。举个例子就是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。承认错误的时候,一定要寻找那个对自己伤害最小的错误进行承认。通过承认这个动作,引起“观众”对于自身态度的认可,尽快度过舆论风暴。
在这个阶段,唯一不能做的,就是硬扛,危机有一万种对的处理办法,但只有一种错误的办法,那就是——硬扛了。
二、意义危机:重建or 阻断
当危机持续深入,从质疑转到对原有意义的损害时,这场战役就升级了。人们对于某个企业的联想,从可靠转变为可笑的时候,简单的信息澄清、道歉、整改都已经不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了。
这时候,危机的主体,需要做一个判断,一个选择,一个比较,一个战略上的新决策。那就是对于以前在“观众”心中的那个意义联结,是投入重金,去坚持,去重建;还是及时的放弃,阻断这个意义,避免危机的持续蔓延,同时寻找新的意义并赋予自身的意义体系。
这就像一次出轨问题之后,夫妻究竟是该重修旧好,还是当即离婚一样的抉择。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,都是在一种衡量和取舍之间来找到更合适的道路。坚持原有的意义,有的时候是不得不做。
比如此前的牛奶危机,很多企业如蒙牛、伊利在危机之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来重建人们对于牛奶品质的意义信任,这个是无奈之举,因为牛奶以及食品这样的产品,品质是第一位的,而且是排他性的第一位。也就是说没有了品质,其他的意义再丰富——比如营养齐全——都没有价值,人们都不会选择。
而阻断则是一种止损,一种对“沉没成本”的快速舍弃。当然前提是受到损害的那些意义、价值并不是核心的、必不可少的。比如某个年少明星被抓到抽烟,这时候可能就要及时阻断此前青年模范的人设打造,慢慢的转向成年人世界,同时赋予自己新的人设标签,比如真诚、直爽等。在阻断之后,一定要赋予新的内涵,否则真空的位置始终是个伤疤,没有义肢的伤口永远都会让人联想到那场事故——危机会不断地被重提。
三、信用危机:改头换面or 重新培养
如果真的危机一发不可收拾,到了信用危机的阶段。很多时候危机的主体就难以自主选择做什么了,大多都会陷入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地。就如“三鹿”这个品牌永久的消失在我们视线中一样,有时候只能选择隐姓埋名,相忘于江湖。就算想要重出江湖,也要改头换面,重新做人。
当然,有时候放弃可能是最轻松的选择了。大多数情况下,危机的主体都不得不背负着一种“污名”,继续的向前走着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重新培养跟“观众”之间的关系,不断地试探着人们对于某些意义的记忆,不断地试图重新拿回自己的曾经的荣耀。在这个过程中,耗费掉了大多数人和企业的意志,也仅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知耻而后勇,反败为胜。
再回到一句古话“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叫门”。有些危机是很多偶然因素叠加的不可预知的事故,但大多数危机都是个人或机构挑战社会道德、文化、价值观行为之下的结果。所以防患于未然,永远是最好的办法,不断监视自身,一日三省,方能高枕无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