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关稿应该如何写?

大多人写公关稿时,往往是生搬硬套地添加内容与品牌价值观,造成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。想要写出漂亮的公关稿,需要真正理解当下行业中公关稿的传播动机,根据媒介、受众、内容多维度变迁输出公关稿,从而真正影响消费认知,推动大众。

新变化:权威说的也不算

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每个个体放大以后,相应的割裂了权威媒体的影响力,并带来几个方面的新变化:

1、媒体权威性被消解。随着信息获取渠道和触媒窗口的增多,以往“权威媒体就是权威话术”的情况逐渐式微,媒体权威正在被新媒体消解。

2、资讯类客户端成为大众获取信息新窗口。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窗口不同,形成认知不断分化的现象。你在电视前看新闻联播,我在今日头条看资讯,他在新浪微博刷消息。

3、信息大爆炸,1条讯息在人们脑海中只存在几秒钟,之后便被各种信息流淹没,因此需要花费更大精力、更多财力进行信息轰炸,否则难以形成认知。

4、全社会娱乐至上的气息,使得明星八卦类信息更加容易传播,并且赢得更多传播者。

5、搜索权在大众手中,大众搜索什么信息,就获取什么内容,资讯类平台就精准推送什么信息,以至于公关新闻类资讯很难进入普通消费者心智。

媒介环境的变化,让公关稿传播逐渐变得更加困难,而或公关或广告的终极问题是品牌传播,即如何在消费者心智中创建一个强有力的认知。这就要求,公关稿写作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:公关稿必须塑造“最新的信息”,寻找“新”是公关稿写作的关键,因为媒体只喜欢报道新的东西,而不是更好的东西;更聚焦的媒介投放,太多媒体平台要求你有一双慧眼,选出最合适媒体组合投放形式,进而创建强有力的信息传播方案,获取更有大的投入产出比;读标题时代,需要从众多新闻当中脱颖而出,需要与众不同的标题,一则公关稿是和更多公关稿竞争用户时间,所以需要产出不同标题以应对于不同平台,令其内容得到更多曝光。

新受众:“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”

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,受众成为一个一个生动的“个体”,他们也有自己的阅读习惯、发声渠道,而且每个人都大量产生冗杂内容,不断刷存在感,刷自我价值认知。可以说,我们每个人都是噪音的制造者,也是噪音的享受者。受众不仅仅是倾听的对象,同时他们也开始走入信息中心,获取片段内容加入自我经验,扩大某个话题或某个故事,成为意见领袖。受众也开始分化,分化成令人不解的各式形态:

1、你永远不会懂我的圈层文化。不同信息塑造不同认知,产生不同兴趣,同时也形成不同的圈层,受众因为兴趣不同从而形成信息壁垒,诞生“你永远不会懂我的”圈层文化。一个圈层很难理解另一个圈层,这让不同的人寄生于不同的群体之中,越来越分化。

2、要死就死在手机端。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订报纸,除了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头老太太,如今所有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转向手机端,因此手机端成为主战场。

3、离我越近越可信的信任圈。世界打开了,人心却封闭了,人们如今信任圈呈现我——亲人——朋友圈——我喜欢的KOL——媒体报道——广告——其他讯息的状态,离我越近、跟我关系越好的,越发令人信任,也更加亲近。

4、可以再短一点。因为信息太多,大众时间又少,短视频兴起,对于阅读类的文章,大众要求越短越好,很少有人真正读进去。

5、“不听大道理”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偏好,受众选择性认同自己最亲近人的意见,而且对于篇幅的诉求越来越少,因此,公关稿写作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:

同一核心信息,根据不同投放渠道,进行不同标题、内容的包装,令其满足不同圈层文化的趣味属性;手机客户端作为获取注意力的主要战场,权威媒体树大旗,新媒体资讯大号&kol作为主要发声窗口,组合媒介形式,覆盖更广范围;新闻内容必须更抓眼球,核心信息埋在新闻当中,让受众读过之后,只留下一个主要印象:这条新闻挺有意思,XX品牌原来是这样的。只有成为受众的一部分,了解受众的喜好,才能真正创作出让读者感兴趣的文章,让品牌通过公告稿的形式留下。

新内容:寻找传播杠杆

媒介环境变了,信息受众变了,同样公关稿的内容创作也需要“重新激活”,三种方式可以促使公关稿内容价值提升:

1、反差制造新奇感。人们对于超出预期的事物永远都有分享欲,而且记忆更加深刻。因此,好的公关稿需要寻找出品牌信息的“新奇点”,将其作为传播杠杆,撬动大众认知,产生深度影响。

2、制造知识优越感。攀比心理是人性,所有人都不能摆脱掉。人们希望通过别人的肯定以及崇拜获得满足,无论是提出某个观点、分享某个话题、带来某种思考等等,都可以通过展现与表达突出自己的优越感。

3、高频热点话题绑定

很多时候,品牌主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低频消费品,或者它自身实在没有特别“新”的点,这时候就需要联系某个高频热点,通过与此话题绑定,创作出新话题内容,作为传播点。